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新质生产力研究

  • 新质生产力赋能美好生活实现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王前军;胡君;

    新质生产力立足于生产力范畴,实现了“新”与“质”的结合,为美好生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需要提供动能,推动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是构筑美好地球村的中国智慧。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满足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发展经济回应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以深化改革优化分配回应美好生活的公平需要,以守正创新振兴文化回应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以因地制宜建设产业回应美好生活的就业需要,以能源革新促进转型回应美好生活的绿色需要。

    2025年02期 v.24;No.9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商贸服务研究

  • 中国制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协作升级、创新生态与系统之力

    苏任刚;胡甜予;吕喜梅;

    “科研—研发—量产—市场”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链条。“科研—研发”作为产品侧创新,是中国制造的短板;而“量产—市场”作为产业侧创新,是中国制造的长板。“长短板不匹配”制约了中国制造业升级,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全球视野提出应对方案:中国制造通过构建全球互联网数字平台,对接世界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补短板、锻长板,串联起“科研—研发—量产—市场”的核心链条。中国制造在链条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凭借开放、灵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牢牢站稳“量产”的关键位置,以“量产”为基础向“科研—研发”拓展,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力量,进而培育中国本土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系统之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02期 v.24;No.94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商平台C2M模式的新质供给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王从辉;

    电商平台C2M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生产和消费对接方式,与新质生产力在技术、制度、生态等维度有着较强的耦合协同关系。我国很多电商企业率先开展C2M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新质供给上还存在着技术、需求、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有待破解。采取技术驱动型新质供给创新策略、需求导向型新质供给协同策略、生态协同型新质供给进化策略和制度创新型新质供给保障策略,可以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2期 v.24;No.94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IPS模型的商家自播营销策略分析——以三只松鼠为例

    凌洁;薛晨杰;程棒;

    随着电商直播的快速发展,商家自播成为品牌提升知名度、增强客户忠诚度、促进销售的重要策略。通过SIPS模型分析三只松鼠自播平台的受众消费群体在共鸣、确认、参与和共享环节上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深入研究其自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SIPS模型的四个维度给出建议,从内容创新、促销策略、互动体验和分享机制几个方面持续优化自播策略,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5年02期 v.24;No.9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财税金融研究

  • 赋能、负能与使能:ESG理念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维解构

    贺金林;蒋志华;

    ESG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变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新机遇。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进行解构发现,ESG理念融入新质生产力,在环境、社会、治理维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但同时也存在ESG理念各维度目标冲突、协调机制缺失、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减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挑战。为把握机遇,化解挑战,推动ESG理念高效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强化各维度协同增效、完善政策与监管体系、推动全社会凝聚共识与广泛参与,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

    2025年02期 v.24;No.9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时代的审计数据治理优化策略及其展望

    崔秀梅;包昕梦;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审计数据治理成为提升审计效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人工智能时代审计数据治理的应用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提出优化策略,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强化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数据质量与安全性,为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5年02期 v.24;No.9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融科技创新赋能银发经济发展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唐梓原;余正勇;马亚军;

    金融科技创新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市场空间与创新业务模式,以及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然而,该过程也面临诸多困境挑战,如技术适配性不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难题、专业人才短缺及市场认知与接受度有限等。针对系列挑战,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合作、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产品服务设计、加强市场推广与教育,以及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

    2025年02期 v.24;No.9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吴雪萍;

    选取2012至202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正面影响更为明显。科技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中介作用,新型基础设施能够放大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空间虹吸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邻近区域起阻碍作用。由此提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强区域间数字技术合作等政策建议。

    2025年02期 v.24;No.94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轻资产模式下休闲食品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与提升策略——以三只松鼠为例

    王睿;杨玉龙;

    在休闲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和轻资产模式备受青睐的背景下,财务绩效成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效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三只松鼠作为国内休闲零食行业的领军企业,正是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三只松鼠为例,通过对其近五年财务数据的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包含三只松鼠在内的7家同行企业展开综合评价,发现轻资产模式下的休闲食品企业虽在资产利用率与市场响应速度方面表现突出,但在盈利和成长能力方面存在明显波动。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成本结构、强化全渠道布局、稳固偿债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及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等策略,以期为三只松鼠及其他轻资产模式企业提升财务绩效提供参考与启示。

    2025年02期 v.24;No.9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政治法律研究

  • 纳税人算法权利的类型塑造与保护机制

    刘鑫瑞;

    算法场景下的税收征管极易产生税权失衡风险,通过对现行法律规范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税收征管场域存有适配难题。转而审视税法权利保护体系,却呈现出权利意蕴薄弱、权利条文稀疏等困局。因而亟需引入衡平税法理论,其价值于税权衡平与价值衡平思想,可为征纳双方提供彼此税权制约之依据。具言之,对纳税人算法权利进行类型化塑造,赋予纳税人税务算法拒绝权、税务算法纠错权与税务算法解释权。最后,在纳税人整体赋权基础之上,需要立法促使权利规范化,执法促使程序正当化,司法促使救济实效化,由此形成纳税人算法权利的三层保护机制。

    2025年02期 v.24;No.94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学艺术研究

  • 阿瑟·韦利译作副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何燕;

    基于比较文学的形象学视角,对阿瑟·韦利译作中的副文本进行梳理和例证分析。研究发现,韦利系统梳理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定位,并着力于中国思想和中国诗歌翻译副文本的多维文化阐述,以此构建立体的中国文化形象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接受度。

    2025年02期 v.24;No.94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驱动乡村人文振兴的路径研究

    陈克云;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面临文化内涵空心化、外来文化挤压、传承断层及“活态存续”“现代适应”的双轨困境,威胁其原生价值与乡村人文生态。通过徽州非遗现状分析与案例实证,结合理论框架提出“人文—技术—制度”三元保护范式。瞻淇鱼灯案例揭示非遗商业化与内涵流失的矛盾,但通过社群共治、数字技术赋能及制度协同,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平衡,带动青年返乡与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以人文内核为根基、技术创新为驱动、制度保障为支撑的三元范式,可破解非遗保护与乡村发展的深层矛盾,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动态共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觉与可持续动力。

    2025年02期 v.24;No.94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职业教育研究

  •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涵、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卢菊;赵春宇;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组织形态,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制度设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标准缺位、多元价值追求、协同机制缺失、技能错配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实体化运行框架;明晰权责边界,构建利益共同体;从工具理性到价值共生,重构共同体任务体系;打造国家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强化数智化技术应用,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2025年02期 v.24;No.94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